酶制劑是通過微生物發(fā)酵提取,或從天然生物原料中分離制備的含特定酶活性成分的制品。它兼具天然屬性、安全可靠、催化高效的核心優(yōu)勢,將其應用于面粉制品加工中,可顯著增強面粉的筋度與拉伸性能,同時提升面團彈性,進而全方位優(yōu)化面粉類焙烤食品的最終品質。
焙烤食品中酶制劑
α-淀粉酶、葡萄糖氧化酶、蛋白酶、脂肪酶、木聚糖酶等,最常用于面包改良劑的為 α-淀粉酶和蛋白酶。
α-淀粉酶常用的是真菌α淀粉酶,在面粉自身的α-淀粉酶活力低時添加,提高面粉的烘烤品質。它可使面團在醒發(fā)時連續(xù)不斷地生成糊精和麥芽糖,繼而轉化為葡萄糖,作為發(fā)酵時酵母的來源。另外還可以改善操作性能,制得結構更松軟、體積更大、口感更加優(yōu)質面包。α-淀粉酶作用于糊化后的淀粉時,可從分子內部切開α-1,4
糖苷鍵而生成糊精,使淀粉液粘度下降。另外由于α-淀粉酶的作用使淀粉分子變小,更有利于β-淀粉酶的作用,這樣使面團中酵母可利用的糖量增加,促進酵母的代謝。這對目前采用快速發(fā)酵法生產面包來說是很重要的。同時由于α-淀粉酶的作用,產生過多的還原糖,有利于增加面包的風味、表皮的色澤,并改善面包的紋理結構,增大面包體積。
蛋白酶加入到面團中,常用的蛋白酶有中性蛋白酶、木瓜蛋白酶。它能分解面團中面筋蛋白質,切斷蛋白質分子肽鍵,降解蛋白質,弱化面筋,使面團變軟,改善面團的粘彈性、延伸性、流動性和面團處理性能,它還能縮短面團混合時間,并有助于改進面包體積和組織。

化學改良劑通過化學合成化合物直接作用于面粉,達到改善焙烤產品品質、延長貨架期的效果。但部分化學添加劑存在健康風險,比如溴酸鉀、偶氮甲酰胺等已被證實具有致癌性,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,目前已被多個國家陸續(xù)禁止使用。在此背景下,焙烤行業(yè)與廣大消費者對天然無害的面粉添加劑需求愈發(fā)迫切,酶制劑恰好順應了這一市場趨勢。它通過與面粉中的天然底物發(fā)生生物反應,借助生成的產物間接實現面粉改良,既保證安全性又具備高效性。
具體來看,淀粉酶可替代小蘇打等傳統(tǒng)膨松劑,木聚糖酶與脂肪酶能取代卵磷脂這類乳化劑,葡萄糖氧化酶則可在焙烤產品中替代抗壞血酸、偶氮甲酰胺、過氧化鈣等氧化劑。隨著酶制劑產業(yè)的持續(xù)升級與技術完善,其在焙烤領域完全替代化學改良劑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。
摸索是最大的成本!全球18年定制型酶制劑生產及技術應用服務商為您解答,免費提供小樣!可立即撥打免費電話咨詢400-0371-413,也可掃描微信二維碼咨詢。
【原創(chuàng)聲音】本文由南寧東恒華道生物科技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需注明出處。
